欧洲的数据和数字战略:欧盟的数据监管指南
已发表: 2020-02-2630秒总结:
- 欧盟委员会 (EC) 刚刚以三份白皮书的形式发布了其新的数字战略
- 这些概述了整个欧洲人工智能和数据使用的粗略框架
- 有趣的是,这些新提案将遏制全球最大科技巨头(谷歌、亚马逊、Facebook 和苹果)的影响力
- 欧盟希望公开所有公司的数据:从而鼓励规模较小的欧盟技术颠覆者和创新者
- 这种策略最终会成为一种激励还是一种威慑,还有待观察
欧洲当然似乎对数据有相当程度的不信任。
首先,有GDPR -欧盟的立法,有效的方式使个人控制(或者至少一定程度的控制),他们的数据。 现在,新任欧盟委员会 (EC) 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Ursula von der Leyen)概述了她的计划,以改变各种形式和规模的企业使用其源自欧洲的数据的方式。
欧盟的新数字战略已在三份白皮书中提出:
- 关于人工智能——欧洲追求卓越和信任的方法
- 欧洲数据战略
- 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
“欧洲数据战略”可能是最有趣的读物。 这提议对科技公司如何看待和使用他们收集的数据进行广泛的改革——甚至暗示私人获取的数据需要公开可用。
如此激进的举措势必会引起谷歌、亚马逊、Facebook 和苹果 (GAFA) 等科技巨头的反对,其提议自 2 月 19 日宣布以来一直是头条新闻。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计划的具体含义,为什么它们对最大的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启示,短期和长期都会发生什么变化,以及它们是否会真正产生期望的影响。
上下文
这种新的战略方法是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欧洲个人和组织过度依赖美国或亚洲公司的数据时提出的,这些公司本身偶尔会出于不严谨的目的使用这些数据。
在数据主导的技术战争中,欧洲被抛在了脑后。 这份白皮书标志着一种改变——欧洲将不再让科技巨头决定他们如何积累、存储和使用数据,相反,他们将不得不像其他人一样排队。
这不是欧共体和科技巨头第一次交锋。 GDPR 肯定把猫扔在了鸽子中间,而且 EC 似乎对这些公司的超法律态度(和做法)采取了强硬立场。
白皮书怎么说?
可以公平地说,白皮书不一定容易阅读。
充满了行话,带有缺乏具体细节的理想主义目标,它们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顶级解释。 确切的计划仍然相当不清楚。 在这个阶段,白皮书更多地是意图陈述,而不是规定性的政策大纲,尽管这些将在未来几年内制定出来。
白皮书将启动轮子,特别是“欧洲数据战略”为全球范围内关于数据所有权、垄断和竞争优势的讨论提供动力。
鉴于这是双向讨论的开始,我们知道本白皮书的内容(以及总体计划)将有所改变——欧盟委员会 (EC) 将在 5 月之前收到有关此初始计划的反馈19th,然后在制定更具体的战略时会考虑到这一点。
需要注意的要点是,EC 认为数据是一种公共商品。 与欧洲单一市场一样,它希望创建一个单一的、可公开访问的数据市场,个人和公司都可以利用该市场供自己使用。
引用白皮书(p.1):
“公民应该有权根据从非个人数据中收集到的见解做出更好的决策。 并且这些数据应该向所有人开放——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有的,大小的,初创公司还是巨头。 这将有助于社会从创新和竞争中获得最大收益,并确保每个人都从数字红利中受益。 这个数字欧洲应该反映欧洲最好的一面——开放、公平、多元化、民主和自信。”
白皮书继续规定,数据不仅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获取和复制,而且还可以同时供多家公司同时使用。 欧共体认为,如果这成为普遍做法,将为消费者和整个经济提供更多价值。
然而,这里有一定程度的二分法。 尽管呼吁开放数据市场,但它认识到可能存在数据需要保密的情况——正如 EC 所说,数据应该“尽可能开放,必要时封闭”。
唔。
在一些观察者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奇怪的心态转变——确实如此。
首先,欧盟引入了 GDPR:培养个人公民对其数据拥有最终控制权的概念。 然而,当谈到企业的数据时,它似乎回避了这个想法:在用于商业目的时,更愿意将数据作为公开可用的商品。
从一开始,似乎欧盟已决定采用扣杀和抢心态-和布莱顿,欧盟产业首席评论,只去支持这种看法:
“工业数据之争现在开始,欧洲将成为主战场。 欧洲拥有最大的工业基地。 今天的赢家不会是明天的赢家。”
让我们更详细地研究一下。
在这个陈述和更普遍的命题背后隐藏着三个主要的暗示:
- 非欧盟公司正受益于欧洲数据
- 他们受益的程度如此之大,以至于欧盟公司发现难以竞争
- 欧盟公司可能竞争的唯一方法是访问相同的数据
这对科技巨头意味着什么?
毋庸置疑,这对 Facebook、亚马逊、谷歌和苹果等大型科技巨头来说是个坏消息。
多年来,数据一直是他们的主要竞争优势。 当然,他们已经推出了创新平台,但他们已经能够累积的数据不仅得到其本身盈利-与保守的估计表明互联网公司出售他们的数据使每个美国公民每年$ 202 -但它还个性化的个人用户体验,以便我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不断回来。
很明显, EC不太热衷于这种方法(第 8 页):
“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自大型在线平台,少数玩家可能会积累大量数据,从他们持有的丰富多样的数据中收集重要的洞察力和竞争优势。”
它认为,由于这些数据,这些巨头基本上已经将某些市场变成了无竞争垄断。 没有其他公司拥有这样的洞察力——因此,他们无法开始提供与这些科技巨头的服务接近的服务。
这可能是真的,但问题仍然存在:这是否一定不公平,还是只是不幸?
如果欧盟确实制定了这些激进的数据共享政策,我们可能会期待 GAFA 的重大法律挑战。 GDPR 对这四家公司造成了沉重打击; 例如,仅 Facebook 和谷歌就遭到了价值高达 88 亿美元的诉讼……在立法推出的第一天。
毋庸置疑,这些公司似乎不会愿意加入欧盟控制其数据的新计划——他们可能会全力以赴,以保持有效的主要竞争优势。
EC 追求的不仅仅是数据。 EC 的计划还包括对内容进行更严格的控制——甚至暗示这些科技巨头将对在其平台上发布的所有内容承担法律责任。
这还不是全部。 还有T-bomb:税收。
“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是最近发布的三份白皮书之一,其中指出(第 9 页):
“在无国界的数字世界中,少数拥有最大市场份额的公司从基于数据的经济中创造的价值中获得大部分利润......这些利润通常不会在产生的地方征税过时的公司税收规则,扭曲了竞争。 这就是委员会将寻求解决经济数字化带来的税收挑战的原因。”
哎呀。
这将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一个超国家政府机构对阵一系列革命性的、改变世界的跨国公司。
那么较小的竞争对手呢?
但是,还值得研究这对小型企业意味着什么。 如果该计划按预期进行,那么欧洲可能会看到颠覆性创新创业公司的突然激增——所有这些都捎带科技巨头的数据来实现自己的商业野心。
这有可能吗? 也许,尽管认为仅数据就能提供挑战这些科技巨头所需的动力是一种幻想。
当然,这些公司利用数据来发挥自己的优势,但他们也推出了深受全世界消费者喜爱的新服务,他们创造了多种不同的收入来源(不仅对他们来说,也对广告商而言),他们还提供行业领先的基础设施。
要真正与这些巨头竞争,创新型初创公司必须在所有这些方面展开竞争:提供远远超出市场现有价值的价值。
然而,游戏目前受到操纵:当科技巨头目前提供允许它们存在的基础设施时,小公司如何竞争?
例如,想想亚马逊网络服务 (AWS) —亚马逊市场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 鉴于依赖 AWS 进行日常运营的公司数量庞大,亚马逊将始终成为科技界的主导力量。
但这与欧盟委员会的新说法不符,并且与其放松科技巨头对欧洲的控制的总体目标直接背道而驰。
那么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简单的。
EC 提议引入一个新的泛欧联合云基础设施,这将使公司摆脱对亚马逊(等)的依赖。 如果这一切顺利,这将是亚马逊放松对各种形式和规模的欧洲企业控制的重要一步。
欧洲科技界的未来如何?
考虑到所有因素,这一新政策/方向似乎确实可以极大地帮助欧洲技术挑战者,而牺牲其更大的竞争对手。 欧盟认为,拥有统一的工业数据来源将使欧洲成为对各类创新者有吸引力的主张,并将在多个方面取得巨大进展。
有了“外面”的所有数据,颠覆者将拥有生产下一件大事所需的一切:无论是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医疗设备还是社交媒体平台。
当然,这一切听起来都很棒——但前提是这种新的数据共享策略确实促进了创新,而不是让创新者望而却步。
即使它确实帮助了欧洲科技公司,它们最终是否会达到 GAFA 那样的崇高高度还有待观察。
短期、中期和长期会发生什么变化?
发现这个时间表有点难以遵循? 别担心——你并不孤单。 虽然这是个大新闻,并且有望提供大量更改,但很难确切知道会发生什么(以及何时发生)。
但是,让我们试着弄清楚未来议程上的内容:
短期的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左右(直到 5 月 19 日),EC 将收到关于其初始计划的反馈——然后它将综合并用于指导它将对初始提议进行的任何更改。 最终的白皮书将于今年年底发布。
EC 还计划在 2020 年底之前为公共数据空间(公司将聚集在一起共享数据)建立一个坚实的框架。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该项目最早可以在 2022 年推出。
中期
在 2021 年的某个阶段,将有一项数据法案,概述企业之间 (B2B) 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 (B2G) 的数据使用。 紧随其后的是《数字服务法案》(于 2021 年底发布),该法案将为平台监管提供明确的框架。
EC 还致力于在2021 年至 2027 年期间开发其“对欧洲数据空间和联合云基础设施的高影响项目”,据称向该项目投入了60 亿欧元。 希望这一切都将在 2030 年完成,届时真正联合的云基础设施将为所有欧洲企业提供服务。
长期
现在这个有点难解决。 一方面,欧盟的新做法可能会让欧洲挑战美国和中国的科技主导地位。 通过对数据的开放访问,技术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可以涌向非洲大陆并生产一些改变世界的产品。
或者,它实际上最终可能会做相反的事情。 想象一下,你想创建一个公司,说服用户自愿放弃自己最私人的-和有价值的-数据。
这显然会给您的公司带来巨大的推动,这是您可以用来增加市场份额的竞争优势。 但是你为什么要在欧洲创办这家公司呢? 如果您这样做了,那么您的竞争对手将立即可以访问您来之不易的所有数据,而您的竞争优势也会就此消失。
公平竞争并不总是有利于创新:回想一下 20 世纪的各个政府。 收回“强者”所拥有的物品并提供给群众的总原则以前从未鼓励过长期进步。
这一次,也许会——但也可能不会。
结语
美国的狂野西部风格(技术创新者基本上做他们想做的事,直到他们跨越法律或感知的道德界限)肯定有其负面影响。 在缺乏监管和控制的情况下,他们犯了一些大错误:通常源于他们对个人用户数据的处理。
然而,GAFA 都是美国公司并非巧合。 真正的创新需要自由,而不是霸道的监管——即使这种监管显然是为了激发广泛的创新。
这种新的数据方法将使欧洲陷入一种混合式系统,介于自由放任的美国方法和中国方法之间(毫不奇怪,中国直接反对这种风格)。
中国的方式一直是让中共(执政党)提升某些科技公司并为他们提供成功所需的一切。 作为回报,政府可以不受限制地访问这些公司的数据,并且他们还可以对这些公司的运营方式(和地点)施加一定程度的控制。
这种严密控制的创新见证了华为、TikTok 和微信(或微信)等巨头的崛起,但这是以牺牲隐私为代价的——以至于这些公司只能真正被视为一半私营部门和一半-公共部门(充其量)。
那么欧洲的未来会怎样呢?
这还有待观察。 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我们可能会进入一个更具竞争力的科技市场,而 GAFA 的权力和地位将慢慢开始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事情向南发展,欧洲可能成为科技界的贫民窟:创新者害怕将完全控制权交给一个注定要让数据主导的竞争优势成为过去的超国家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