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 vs Ethereum:誰將贏得最佳智能合約平台的稱號
已發表: 2018-06-07在沒有區塊鏈的世界中達成協議需要中間人的積極參與(附帶價格標籤),這以某種方式限制了企業在擴展業務關係方面可以達到的範圍。
切入區塊鏈時代。
區塊鍊及其助手智能合約使企業能夠開發一個去中心化的生態系統,使他們能夠在沒有任何第三方中介參與的情況下達成協議——Ergo,New Horizo ns現在進入了企業滲透的畫面。
儘管智能合約似乎只是在受到區塊鏈技術的影響後才得到了應有的炒作,但這個概念已經在 20 年前出現,當時密碼學家尼克·薩博(Nick Szabo)寫了一篇關於它的文章。
那麼智能合約到底是什麼?
智能合約是存儲在區塊鏈中的計算機程序。 當滿足預定義條件時,它們的編碼方式可以自動控制兩方(或多方)之間的資產轉移。
智能合約平台應該做什麼?
智能合約平台是為智能合約的創建和執行提供支持的平台。 當今市場上的智能合約平台列表中有很多名稱——以太坊、EOS、NEO、Hyperledger Fabric、Cardano、Stellar 等。
在所有這些平台中,今天我們將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古老和最被採用的——以太坊和聲稱比以太坊更高效的新平台——EOS。
在本文中,我們將比較兩個強大的平台——EOS 與以太坊——直接了解哪個平台有可能走得更遠。
EOS 和以太坊都是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開發平台,企業可以利用這些平台進行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序開發。 雖然以太坊以以太幣的形式收取汽油費,以允許企業在其平台上按每筆交易運行其 dApp 或智能合約,但 EOS 僅在初始階段收取一些 EOS 加密貨幣,不收取任何網絡開發或交易費用。
以太坊
以太坊是一個開放的區塊鏈平台,允許開發人員在區塊鏈上構建和執行智能合約。 為了使區塊鏈應用程序開發人員能夠在以太坊上實施智能合約,該平台推出了自己的面向合約的編程語言,稱為 Solidity。
該平台使用工作量證明共識算法,併計劃將其升級為權益證明共識。
以太坊除了是領先的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序開發平台外,還擁有名為 Ether 的以太坊加密貨幣平台。
EOS
EOS 平台是 Daniel Larimer(Graphene Technology 背後的名字,也是第一個實施 POS 共識的開發者)的心血結晶,其工作原理與以太坊類似,但具有許多差異化因素。
EOS 使得每秒處理比以太坊更多的交易成為可能。 該平台在功能方面更具可擴展性,包括分片、等離子等元素,並具有權益證明(dPoS 和 TaPoS)共識的好處。
與以太坊一樣,EOS 也有自己的 EOS 加密貨幣平台,以平臺本身命名——EOS Cryptocurrency
有了這個,您現在可以了解這兩個平台是什麼,現在(終於)是時候了解我們來這裡的目的了——回答每個區塊鏈愛好者心中的問題“EOS 與以太坊:誰將贏得最佳智能合約平台稱號
EOS 與以太坊
一、設計理念
以太坊
以太坊已被開發為一個中立的平台。 它不附帶功能,允許用戶在合同中開發自己的基於功能的子協議。 這可以防止應用程序中的膨脹實例。
EOS
EOS 具有應用程序/區塊鏈通信工具和密碼學實現等功能。 它具有一系列不同的選項,從幫助界面開發的 Web 工具包到自描述數據庫方案。
2.治理
以太坊
以太坊目前正在製定工作量證明共識,併計劃轉向工作量證明/權益證明的混合體。 以太坊強制要求開發人員遵守代碼並通過分叉解決重大分歧。
EOS
EOS 使用石墨烯技術,該技術利用了委託權益證明(dPoS 和 TaPoS)共識。 為了解決爭議,EOS 將附帶具有平等約束力的憲法,該憲法將建立共同管轄權。
3.可擴展性
以太坊
迄今為止,以太坊網絡已經實現了每秒大約 25 筆交易,並且可以增加到高達 50 到 100 tps。
EOS
EOS 在壓力測試中已經能夠實現每秒超過 10,000 到 100,000 筆交易。 該平台基於石墨烯技術,使用並行化來實現可擴展性,並允許每秒數百萬筆交易一起運行。
4.網絡費用
以太坊
以太坊在對以太幣(以太坊貨幣)的估值中收取費用,以換取使用存儲、計算或帶寬。 以太坊所需的費用會波動,礦工可以選擇根據費用大小選擇交易。
EOS
EOS 將採用所有權模式,EOS 代幣持有者將在存儲、網絡帶寬和處理能力方面獲得相應的份額。 他們將通過購買更多的 EOS 來升級。
不過,EOS 平台將收取零網絡開發和交易費用。 用戶只需在初始階段購買 EOS 代幣。
5.拒絕服務
以太坊
在以太坊中,礦工選擇高費用交易將其添加到區塊鏈中,由於帶寬和計算能力有限,低費用交易被阻止的可能性非常高。
EOS
EOS 代幣的所有權讓用戶在存儲、網絡帶寬和計算能力方面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 在 EOS 中,即使是在平台上投資很少的初創公司也可以獲得有保障的、可靠的計算能力和帶寬。
因此,這裡是定義 EOS 和以太坊底層生態系統的差異點。
看到這一點,可以安全地假設 EOS 一旦功能齊全並被採用,如果後者不引入更新以使其平台更加以用戶為中心而不是以利潤為中心,那麼它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取代以太坊。
雖然這是關於未來,但如果以太坊想要更快地領先於 EOS,它將不得不通過引入類似於 EOS 操作系統架構的功能來對其架構進行修改。 事實上,如果以太坊確實是一個操作系統而不是狀態機,那麼 2016 年發生的 DOS 事件本可以完全避免。
雖然說 EOS 將在未來取代以太坊仍然是一種不確定性和可能性更大的說法,但 EOS 所附帶的差異化因素使該平台非常接近贏得成為最佳智能合約開發平台的競賽。
EOS 功能使其領先於以太坊
1.終端用戶零交易費用
雖然 EOS 用戶應該擁有或租用一些加密貨幣來使用該平台,但他們無需支付任何費用來執行交易。 一個有利於 B2C 用戶的因素,他們不再需要付費在他們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上進行交易。
此外,由於沒有入門費,缺乏技術知識的企業也可以自信地進入智能合約的世界。
2.可擴展性
EOS 的目標每秒交易數量遠遠超過以太坊提供的數量。 在以太坊的情況下,它是 15 tps,而 EOS 則為每秒 1000 – 6000 筆交易。
EOS 使用異步通信和將身份驗證與執行本身分開來實現加速。
3.基於 Stake 的治理
EOS 加密貨幣持有者有權對協議變更進行投票,投票數與他們持有的加密貨幣數量成正比。
這些差異化因素是否足以證明以太坊時代即將結束? 以太坊是否將接力棒傳給了 EOS? 好…。 沒有那麼多話。
現在這已成為時間問題。 如果以太坊能夠解決其明顯的可擴展性問題並對其形象採取行動——儘管它運作良好,但它的運作規模有限——通過在有時間的時候更新其生態系統,它將在競爭中倖存下來。
目前,我們將不得不准時宣布這場智能合約競賽的明確獲勝者。 因為這兩個平台的當前狀態是,有些去中心化應用程序需要 EOS 提供的速度和可擴展性,而有些則需要以太坊提供的隱私和審查阻力。